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比较分析——基于江苏、湖南、西藏部分地区的考察
【作者】
黄晓勇
;
赵凡
【关键词】
义务教务
均等化
均衡发展
【摘要】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东部、中部、西部的义务教育水平差距明显;同一区域(一般指县)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也很大。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同于平均主义,是一种相对公平,允许有差别存在,但要将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职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在转移支付中明确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地方政府以县为单位制定符合该县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达标标准”,制定教师交流机制,保障相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软、硬件水平,不失为目前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的一种可行办法。
上一篇:乡一城流动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分析——基于《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下一篇:张九龄对盛唐儒学的承继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