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研院快讯 >

“从间性对话到间在对话”人文学院讲座回顾

6月13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从间性对话到间在对话”云端讲座顺利开幕。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惠敏教授,主持人为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张跣教授,讲座获得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参与。
 
\

  首先,金教授回溯了“间性”的形成,指出这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围绕间性理论,汉学家朱利安曾提出“迂回”概念,认为要研究古希腊需绕道中国;谢阁兰也通过理解北京的例子指出,保持外在视角能够更好地关照对象。但他们都没有注意到间在问题。为此,金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间在(inter-being)”概念:既强调间性,又强调人的客观性的存在。

  巴赫金的外围性理论触及了间在理论的核心,金惠敏教授由此出发,循序渐进层层剖析。

  巴赫金认为,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之间存在外在性。它的理论基础是:自我是唯一性存在,任何人都处在唯一而不可重复的位置上。这是一种“内在的积极性”。而与此相比,“入乎其内”背后的含义是,如果能完全移情到作品之内,变成对象的一部分,就是对对象最好的理解。巴赫金反对这样“消极的移情”,他主张不是移情对象消极地控制了“我”,而是“我”积极地移情于对象,没有失去自我。也就是说仅仅“入乎其内”还不够,必须要“出乎其外”。

  由此引出“事件(event)”这一积极概念:两个人各有自己的位置,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交流对话,能够产生新事物,进而丰富自身。事件在词源上与“历史”相关,是一种“打开”;作为主体的个体与作为客体的主体相向打开,进而能创造一种主体间性,即事件。而人文科学的特点亦在于此,我们和文本对话,文本也在时时刻刻向我们发话,“经典就是能够越过它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代人不断说话的东西”。

  巴赫金将间在理论应用到文化上。他反对为了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文化而融入这种文化,忘却自己的文化。因为用别人文化的眼睛来看世界,理解也不过是简单的重复,不会含有任何新意,不会产生任何丰富的作用。他推崇创造性的理解,认为要理解一个对象,必须保持一种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文化上的外围性。交流中的文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统一性和开放的完整性,文化自信需要既保持原有特质、又在不断更新的文化自我。同时金教授也启示我们,如果我们不带着问题意识去读书做研究,就很难与文本形成对话,进而创造性地理解所读的文本。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影响深刻,但金惠敏教授尖锐地指出,主体间性和交往理性这两个概念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主体间性假定了超越主体之上的主体,如果没有绝对理性,两者就不可理解;交往理性也假定了每个交往的个体之上的理性,带有某种强制性,只适用于一定的历史语境。它们都是无限的概念,强调了对话语的偏重,却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能成为多元文化的基础。

  因此,金教授主张用延伸论取代再现论,用个体取代主体,进而提出“interdividuality”概念。个体是相互分享的个体,我们所有的对话都是带入性对话,这样所有的对话就不是建立在主体间性和交往理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间性和间在的基础上。

  金惠敏教授的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对师生们扩展认知视野、关注现实问题都有极大的启发性。讲座后,张跣教授做了中肯而精彩的总结,师生们踊跃向金教授提问。讲座在师生们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上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云端论坛顺利举办
下一篇:我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毕业生被授予学位和准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