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研院快讯 >

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教师如何应对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下,我校延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实施网上教学。在教务处前期的积极协调下,伴着三月的盎然春意,本科教学工作于32日正式开始。开课两周以来,各门课程顺利有序地开展,同学们在线上与老师积极讨论互动,真正做到高质量的线上学习。

据教务处统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共计开设本科课程302门,共开课376门次,291位教师参与授课,累计学生选课数为11278人次。延期开学阶段,综合使用直播、录播、慕课课程教学方式73门次,以直播为主的教学方式186门次,自建校内线上平台教学方式32门次,使用慕课指导教学方式42门次,线上指导教学方式43门次。

“接到学校‘改为线上教学方式’的通知后,根据疫情情况,部门领导立即向我们传达学校的指令,部门的同事们在一两天内就提交了自己的线上授课方案。”计算机教研部张戈老师回忆最初接到学校通知时的情景,她说,“第一次采用线上教学,大家群策群力找到各种授课方案,部门群里讨论地热火朝天。从授课平台的选择到需要的硬件设备,从MOOC的选择再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大家的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为的就是怎么能想办法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在特殊情况下不仅不打折,还要做得更好。”

(张戈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面临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构建流畅的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授课平台也是一大难题。我校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研部盖赟老师除了完成艰巨的备课工作之外,还协助教务处完成了慕课平台的后台管理工作。包括教师的认证、课程的建立、学期的创建、课程负责人的指定、课程时间的设定等等。

 

 

(盖赟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盖赟老师介绍,我校的慕课平台是在20199月引进的,平台引进之初完全没想到该平台会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虽然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摸索这个平台,把教师的认证、课程的建立和学期的创建流程慢慢摸清楚了。但是当疫情来临之时还是遇到了一些挑战。在疫情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同时使用大学慕课,慕课平台顶不住流量压力经常死机。”为了顺利帮老师完成课程设置,盖赟老师需要不断地换时间尝试。所以有几天的状态就是备备课、刷刷网页、解决一些老师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在录制视频时他发现噪音太大,录制的视频效果、声音效果非常的差。同时,其他老师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为了不影响在线教学的效果,盖老师查找了一些性价比高的设备,并估算了一个合理的预算价格。在查阅了多个平台的商品后,他最终选定了一款降噪耳麦和一款降噪摄像头作为推荐设备。“相信老师们在好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建设出更好的在线课程。为了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我们还想提供一种直播教学模式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为了选择一个有效地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我尝试了多家可以提供在线视频的平台。”娱乐界的斗鱼直播、西瓜视频,有教育界的大学慕课、课堂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盖老师都一一体验、对比。“主播平台延时高、教育平台图像差,唯有腾讯清晰流畅,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才确定下可用的直播教学工具。我的电脑上第一次出现了各种花花绿绿的直播图标,也有一次因中了多种病毒而瘫痪。”

相比于专业经验丰富的计算机教研部的老师们,各式各样的线上教学平台让从没尝试过线上教学的老师们有了“第一次”新鲜又迷茫的体验。自称“技术手残党”的国际关系学院的武竞老师说:“最初接到线上教学的消息真是一脸懵,本身也觉得我的课是语言类小班课,教学特点是需要跟学生互动很多的一个实操课程,感觉线上课程好像离我比较远。但是这次疫情迫使我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并接受慕课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这里要非常感谢教务处老师的大力支持,对我这样一个技术小白提出的各种弱智问题给予耐心解答,而且从技术角度对课程能迅速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接收到很多的平台操作指南,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

 

 

294C4

(武竞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在群里听各位老师交流经验,武竞老师从被动学习慢慢去主动尝试,差不多把所有推荐的平台,视频、录屏、会议软件、在线直播软件都下载并尝试了一下。她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学习摸索,尽量找出在网络拥堵情况下能保证线上教学的方式。比如用部分录屏的方式保证在网络不给力的时候能提前上传资料让学生可以有弹性学习时间;在线上建立课程提前上传学习资源保证教学的完整性,采用异步spoc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成熟慕课来补充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课程在短时间内在线上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用慕课堂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渠道,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动态。又下载并操作了几款直播软件,比如腾讯视频会议,腾讯课堂极速版,钉钉等。“这个学习过程对我这个技术小白来说可以说是横冲直撞、连滚带爬。但是确实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急补了一个短板,打开了一扇大门接触到很多新鲜技术。也对之后的课程教学有了新的启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感觉收获很大。”

除了技术难题,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老师和同学,这次疫情同样是对线上教学模式的一次挑战。盖赟老师认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把控课程的进度。但是在在线教育这种模式下,老师们就需要预判学生的反馈并直接做出最终的教学视频,这对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讲授方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老师们也发现了线上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借助线上教学的优势,寻求传统课堂模式与线上教学的平衡。任教中国古代史的人文学院向静老师比较偏爱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工具辅助的形式。为了适应疫情带来的教学方式变化,在开课前除了建课程微信群外,她试用了腾讯课堂和智慧树平台,比较后选择了智慧树开设翻转课堂,并学习使用了录屏软件。从教师端来看,向静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在以下技能优势明显:其一,网络翻转课堂平台能够帮助老师综合在线和本地的资料,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积累学生在线测试、作业和学习讨论的数据,便于教师分析,这对于一门课程的长期建设非常有用;其二,以往学生们大多是在开学后才能与教师见面认识,现在教务处帮助每门课提前建微信群,还能邀请学生课前加入智慧树平台,可以运用在线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先修基础和知识水平,察觉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与训练方向,有利于个性化教学。虽然不确定学生会不会因为教师这些要求而增加负担,但这些工具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提供师生便利方面的作用,是可以预见的。即使疫情结束以后、恢复面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仍然会很有用。

 

(向静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在家上课,意味着工作和生活在物理空间交织在了一起,不断挖掘家庭空间潜力成了老师们在备课之余思考最多的事情。计算机教研部的蒋欣兰老师,家里有两个小孩。老大上高一,学校“停课不停学”,按照正常课程表在家上课,需要一间安静的屋子。老二不到两岁,正是精力充沛要玩的时候,也要有屋子拘着她,不能让她祸害姐姐学习。孩子爸爸也需要看书和在线工作,也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所以把他赶到餐桌前学习工作。蒋老师说:“我在床上工作,深夜再去客厅录课,不能吵醒其他人。大家在一个家里空间和时间上都有冲突,寻找安静的线上教学环境非常难,但也终究能想到办法。”因为担心录课与学生交互不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直播又可能因为网速、设备差异而导致认知进度差异。所以,蒋老师也在不断调整多种方式的融合,并鼓励同学共同参与,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蒋欣兰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右侧是她家客厅一角设立网课直播和录播的小书桌,一侧靠墙,另一次用床垫折成L型分隔一下,专为疫情网课而设)

  目前,我校线上教学初见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惑:老师们是选择已有的慕课?还是自己录课?选择录播还是直播?经济学院的蒋楠老师也坦言:“我的两门课一个需要很多板书,另一个是以上机操作为主且需要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老师而言,如何使线上教学达到甚至超过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现在看来确实有些难度。”

 

10671

 

(蒋楠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政法学院杨蓉蓉老师说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准备阶段心理上有紧张情绪,也有点困惑。但坚信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勇于迎接挑战,所换来的是我们学校教与学的质量飞跃突破!”

2503E

(杨蓉蓉老师在开展线上教学)

“滴滴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淘宝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技术带来的颠覆性的变革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对于其他领域,教育方式对技术的呼应是最有限的,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次危机,可以倒逼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变革。需要警惕的是,技术只是手段,它可以帮助师生高效实现教学目的,适应新的社会生态……但不能被技术所控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有含金量的教学内容才是王道。另外,线上教学虚拟空间的实现是以现实世界师生人际关系的弱化为代价的,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所传递出来的人性的温度,是线上教学难以取代的。”

 

16B4A

(苏媛老师的线上教学活动,校领导张树辉随堂听课)

正如媒体学院苏媛老师所说,面对面教学所传递的温度无法替代,希望待到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老师同学们能再次相聚小院,我们共筑人文之光,共话青春未来!

上一篇: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致全体师生员工的感谢信
下一篇:最后一页